草木有情济苍生:国医传人于晓津的养生智慧

2025-11-18 16:12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亚健康状态如同无声的暗流,悄然侵蚀着人们的生命力。国医大师亲传弟子、于氏中医第十二代传人于晓津认为,健康的本质在于“通”,人体五脏六腑一通百通,百病无踪,是远离疾病的关键。她提出的中医养生之道中,有三味草药犹如健康之路的明灯:黄芪如箭破长空,专攻气血瘀滞;黄精似大地精华,滋养五脏调和;何首乌分雌雄阴阳,贯通经络平衡。这三味药材各司其职,若能按照不同人的健康状况科学应用起来,能够有效共同构筑起人体健康的坚固防线。

黄芪被誉为“补气圣药”,其中箭杆黄芪以其笔直粗壮、药效卓著而称优。它像一位精准的指挥官,推动气血周流,让生命之河奔涌不息。黄精则被古人称作“仙人余粮”,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其能“使五脏调良,多年不老”。特别是生长年限达8至15年的鸡头黄精,节节年轮记录着天地精华,成为调和五脏的臻品。而位列四大仙草之一的何首乌,更蕴藏着阴阳相济的智慧。雌者赤如朱砂上行,雄者白若凝脂下行,二者合用方能平衡阴阳经络,实现真正的“周流不息”。

于晓津的医道智慧,不仅体现在她对传统药理的深刻理解,更展现在应对突发危难时的从容应变。她曾亲历洪水肆虐后的疫情危机,当现代医药匮乏之时,一株小小的马齿苋成为解救“热痢”的钥匙。这味看似平凡的野菜,用30克干品配三碗水煮汤,便能清热解毒、消炎止泻。在汶川地震救援中,面对救援人员突发的高血压与水肿,她又巧用倒塌玉米地里的玉米须与路边的白菊花,化作降压消肿的良方。10朵白菊花配15克玉米须,煮水代茶,既稳定血压又保护心肾。

这些经历让于晓津深深感悟:中医的精髓在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。无论是调理慢性病的疏通五脏气血的百通疗法,还是应急救危的简易良方,都体现着“因地制宜、就地取材”的智慧。她特别强调,养生之道贵在持之以恒——用黄芪、黄精、何首乌实现气血五脏经络的长期调养;用马齿苋、白菊花、玉米须应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并且症状不严重突发健康状况;更重要的是配合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。

正如于晓津所说,草木虽无言,却蕴藏着守护健康的奥秘。在这位医者眼中,每一株草药都是天地赐予的礼物,只要用心发现和实践,人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,在平凡生活中收获平安与安康的祝福。

责任编辑:木子文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潮品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